保险行业转向“高质量销售”的速度还在加快亿操盘。
根据媒体报道,仅7月上半月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就批准了61家保险分支机构的撤销申请,其中包括45家营销服务部、15家支公司和1家电话营销中心。
其中涉及东方嘉富人寿、国富人寿、大家财险、合众人寿、农银人寿、幸福人寿、阳光人寿等15家保险机构。
而截至7月15日,今年国内已批准了超过1000家保险分支机构的调整撤销。同时,各家大型机构仍在强化线上销售的步伐。
一场遍及保险全行业的销售渠道转型正在推进中。
保险分支机构经历持续调整
按照1000家的保守统计,以及上半年一共181天数来核算,内地保险分支机构正以平均每天5.52家的速度减少,这成为近年来行业持续转型的清晰“注脚”。
以家数看,泰康人寿、中国人寿等头部险企成的网点调整力度较大,泰康人寿年内撤销超过200家分支机构;中小险企如合众人寿、长城人寿等也在调整网点方面下手果断。
从地域看亿操盘,被撤销保险分支机构与三、四线中小城市和县域以下地区更为相关。
以分支机构类型看,营销服务部成为调整的主要对象。后者是保险公司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和提供服务,在公司总部以外设立的,对营销人员进行管理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机构。
从收缩的主体而言,人身险公司明显调整分支机构的力度更大。这或许和人身险公司普遍拥有较为庞大的经纪人队伍有关。
总体上看,2025年内,保险机构裁撤分支机构的动作“较大”。
销售模式变革“身影”浮现
那么保险公司究竟为何大幅调整其分支行机构呢?
一些保险公司曾经回应表示,城镇化进程推动消费重心上移,加之下沉市场容量有限,调整分支机构布局是保险公司提升效率的必要之举。
与此同时,AI的高速发展以及线上投保客户数的持续增加,要在推动保险公司继续投入销售专心。
根据《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》的论点,2024年的线上购险率已从前一年的73%升至78%,而线下购险率则降至79%。报告预计,未来两年内线上购险率有望超过线下。
一些保险分析人士也指出,随着保险市场的线上化,以及适龄投保人群向一、二线城市集中,非沿海省份的县域以下的营销服务部越来越难覆盖成本,面临批量调整的压力。
“破局”已是“正在进行时”
面对挑战,险企正谋求新的销售模式,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动中的时代。
一些保险公司提出了“精耕”策略:通过优化网点布局、提升服务半径、增加传统销售理赔外功能等做强一批重点网点,同时调整一批网点的布局。
这个过程中,不少机构已经开始在分支网点增设其他展示,比如中国平安已铺设超90个“平安管家”养老展厅。同时,越来越多大型保险机构开始介入养老项目,这为保险网点转型提供了销售契机。
同时,银行对保险销售的渠道限制放宽也为险企提供新思路。通过与银行合作,保险公司正尝试以更低成本实现对三、四线城市的“高效率覆盖”。
当然,更重要的仍是,保险机构如何在新的销售时代、针对年龄更小的客群,如何构筑成本合适、专业到位且具备交叉销售职能的网点布局。
这个课题,所有保险机构都需要认真回应。
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